测站标准化创建工作

By | 瀚网软件-智慧水利数字水文 | No Comments

为进一步推动水文测站标准化建设,促进水文基础工作再上新台阶,天长水文站积极开展测站标准化创建工作。作为滁州局达标创建试点站,该站以“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测报安全、业务精湛、工作创新、文明服务”为工作原则,将标识标牌统一、管理制度规范、基础设施完备、水文业务扎实、文化氛围浓厚作为目标,有序推进标准化创建工作。

    一、硬件分年度,软件当下行。为确保测站标准化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滁州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省局文件精神,局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明确责任主体,细化任务分工,局领导班子多次到测站调研,统一职工思想,确立了硬件分年度开展,软件当下实施的工作原则。同时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机关科室负责人和勘测队队长包保制度,明确奖惩,理清当前创建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针对不跑偏,找准重难点。为保证创建工作准确、高效,该站对照评分标准,逐条梳理,找准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查缺补漏。一是明确方向,从设施设备、站容站貌、档案资料、测站管理等重点建设内容着手,结合本站实际,制定标准化创建实施方案,编制管理手册。二是突出重点,以“满足功能、因站制宜、节约实用、美观大方”的建设原则,投入资金,美化站容站貌,完善生产生活设施,强化测验设施设备检查维护。经过建设,该站水位、流量、降水、蒸发、地下水实现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动监测,信息传输实现双备份,成果展示可视化,测站管理规范化。三是突破难点,以制度落实为核心,加强测站软实力建设,建立健全仪器设施设备操作、安全生产等管理制度并上墙,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良好局面。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天长水文站在硬件设施上、制度建设、测站管理上均有了明显提升。“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一进水文站,就可以看到各种规范又美观的标识牌,墙上张贴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雨量观测设施进行了改造,水文站看上去环境清洁、设施设备齐全,标准化创建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优美的环境是为我们自己创造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心情也更舒畅,比起我参加工作时,现在的条件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羡慕他们这些新职工!相信我退休后过几年再到站里看看时,这里的环境会更美,他们的精神状态也更好!”即将退休的老职工全玉冰很有感慨地说。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当前,滁州局各站的标准化创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前辈水文人打下的基础是滁州局的底气,专业素质好、精神面貌新的水文职工充满奋斗的志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滁州局将紧跟水文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省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操作技能熟、工作习惯好、精神面貌佳的职工队伍,打造一批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基层水文测站,奋力书写新时代滁州水文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助力新阶段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

By | 瀚网软件-智慧水利数字水文 | No Comments

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助力新阶段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省水利厅按照水利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健全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拓展信息资源,积极拓宽业务应用范围,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水平,水利信息化发挥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作用,为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和保障。

一、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建成了一批重点水利信息化工程项目,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全覆盖,多项应用走在全国先进行列,在水利部数字孪生先行先试工作中,我省中期评估获“优秀”等次,1个项目被评为全国数字孪生建设先行先试“优秀应用案例”。省数据资源管理局推荐安徽“智慧水利”参展第四届、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过多年建设,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了覆盖全省的水文、水资源、工情监测和视频监视等自动采集站点约21000处,特别是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实现100%全覆盖,非农业取水计量在线监测体系实现地表年取水量5万方、地下年取水量3万方全覆盖。联通了水利部-流域机构-省-市-县的水利通信专网和视频会商系统,其中97个县(市、区)视频会议系统延伸至乡镇,省水文局实现与10个水文分局异地视频会商。

资源整合共享持续推进。围绕“一个数据中心、一张水利图、一个应用门户、一套安全防护体系”,完成水利信息化省级共享平台建设。建成一个数据中心,建立省级水利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资源池,汇集各类结构化数据1100多亿条;建成水利一张图,汇集全省重要水利工程数据,水利业务图层不断丰富;建成水利综合应用门户,汇集全厅37个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各业务应用系统统一登录、统一入口;建成安全防护体系,形成“两地三中心”,保证了全省水利数据安全。打破部门壁垒,与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等20多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

业务应用深度不断加强。近年来,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规划计划、节水调水、水利工程建设、河湖管理、河长制管理、农村水利、电子政务等方面开发建设了“2+N”项业务应用系统。特别是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的“2”项业务中,“监测”“预警”等多项建设成果走在全国前列。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河长制管理等方面,按照省级开发应用系统,省市县三级共用方式,在集约建设、共建共享、高效应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深入推进。2022年,我省“数字孪生淠河”“数字孪生引江济淮(蜀山枢纽至淠河干渠段)”2个项目被水利部列入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建设,在水利部年底中期评估中获“优秀”等次,1个应用被评为“优秀应用案例”;水利部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提升安徽试点项目、省防汛抗旱领域“三大系统”、淠史杭数字灌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计划今年完成。今年3月,编制完成《安徽省水利厅数字化整体设计》,谋划创新场景应用,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二、当前智慧水利建设形势分析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有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多处提及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内容,信息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加快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

二是水利部有具体安排。水利部党组于2021年6月提出把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之一;2021年10月,水利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谋划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作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并部署数字孪生流域试点建设。2022年,水利部印发《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等系列文件,提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具体技术要求等。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三是省委省政府有重点部署。2022年,省委省政府大力度推进“数字安徽”建设,出台《数字安徽建设总体方案》。2023年1月,省数字安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部门数字化整体设计方案》,以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三端能力提升工程、数据工程、场景创新工程等四大工程为牵引,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再造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核心业务数字化能力,以部门数字化水平提升整体推进数字安徽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差距与不足。一是信息感知体系不完善,全要素信息采集不完整、不及时;二是数据资源整合不彻底,共享程度不够,数据更新机制、“一数一源”机制不完善;三是业务系统集约整合不够,现有业务系统建设分散、协同程度不高,业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不足,难以满足水利管理精细化、调度决策智能化、水利发展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四是信息化人员力量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急需统筹人员力量支撑,协同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以适应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需要。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水利部、省委省政府有关智慧水利建设决策部署,省水利厅党组筹划成立高规格智慧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技术路线,分解任务分工,举全厅之力,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各市要参照省水利厅工作思路,加强统筹谋划和工作力度,共同推进全省智慧水利建设。

(一)工作原则

1.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遵循智慧水利建设“一盘棋”思路,按照“整合已建、统筹在建、规范新建”的要求,统筹推进全省智慧水利建设,强化各环节管理,加强各方面的技术衔接,保障建成安全、实用、管用、好用的安徽省智慧水利系统。

2.统一框架、轻量整合。构建支撑全厅8大核心业务应用的安徽省智慧水利系统,实现核心业务流程数字化、系统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该系统将与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同步运行,使用同一数据库,现有业务系统仍整体保留以更好支撑具体业务管理。新建业务系统基于该平台进行拓展开发。

3.数据共享、集约建设。构建标准统一的数据底板,厅机关、厅直单位各业务系统直接调用省水利厅大数据中心数据服务,支撑各业务系统运行。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存储等信息化设施,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共享。新建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应统一纳入厅水利大数据中心,规范管理,避免重复建设。

(二)省水利厅工作重点

采用“大中枢+大系统+微服务”的设计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省统一的中枢平台和安徽省智慧水利系统。

1.制定工作方案。编制《安徽省智慧水利建设工作方案》,明确现阶段建设需求、目标任务、工作原则、技术路线、责任分工、工作机制等,协同推进,加快厅机关和厅直单位智慧水利建设。

2.一个数据中心。围绕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跨行业共享数据等5大类数据,明确权属职责,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监管、谁审核”原则,在已建“一个大数据中心”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更新数据,逐步形成感知体系完善、支撑能力全面、数据更新及时、权属责任清晰、共建共享共用的安徽水利数据底板。

3.一个应用系统。围绕省水利厅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工程建设、水工程运管、河湖管理、农村水利水电、水土保持、水政务协同等8大水利核心业务,轻量化整合省水利厅已建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建成标准统一的8个水利业务板块,集成支撑全厅核心业务应用、省市县共用的一个大系统——安徽省智慧水利系统,逐步实现水利业务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4.一张水利地图。在已建水利“一张图”基础上,建立机制,定期更新地图数据,升级功能模块,为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水利一张图底图,对已建成果进行汇集,形成共建共用共享的一张水利地图,为决策使用提供支撑。

5.一个中枢平台。按照“大中枢、大系统、微服务”的思路,对省水利共享平台进行升级完善,搭建水利中枢平台,配置必要的通用基础工具软件等,为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与业务应用等建设提供平台支撑,为各类应用提供统一的开发、运行和管理服务,提升资源利用率和复用率,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平台整体可靠度和稳定性。

(三)各市智慧水利建设要点

1.加强统筹谋划。各市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吃透水利部关于智慧水利、数字孪生,省委省政府关于部门数字化整体设计、创新场景应用等决策部署精神实质,对标对表江浙沪,统筹谋划各市智慧水利建设,充分共享运用省水利厅及本市各部门信息资源,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水利核心业务发展。

2.坚持统分结合。坚持统分结合,省水利厅负责制定标准规范,建设中枢平台,统一数据资源;各市水利部门履行各自工作职责,加快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治理管理活动对象的监测站网优化与建设,完善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流量在线监测、水土保持监测、供水安全监测、地下水超采监测等站点,明确各监测要素建设和运维责任主体,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可靠。

3.统筹用好政策。要抓住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在规模较大及基础条件较好的新建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同步开展数字孪生应用试点。要强化“三同步”,即水利工程与智慧水利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4.确保设计质量。各单位编制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流域(工程)设计文件时,要透彻领悟智慧水利及数字孪生有关技术要求,按照省水利厅即将出台的数字孪生建设可研大纲、初步设计大纲要求进行编制,全面梳理现状、需求,确定设计方案及技术路线,确保设计质量。

5.筑牢安全防线。在智慧水利建设中,要将网络安全作为重要内容同步建设。要常态化开展水利网络安全监管,做好汛期及重要活动期间网络安全专项保障。积极组织参加水利行业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进商用密码应用和国产化改造。

6.强化业务应用。要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充分运用省水利厅已建省市县三级共用的业务应用系统,在省级系统的基础上各市县对本级已建系统进行持续整合,并根据需要开发个性化功能模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自主可控技术、产品和服务。

安徽:智慧水利赋能科学治水

By | 瀚网软件-智慧水利数字水文 | No Comments

来源: 安徽日报 日期:2021-11-25 10:05

  通过“千里眼”,坐在办公室里,5000多座小水库的雨水情一目了然;洪涝期间,哪条河湖超警,实时水位多少,在全省雨水情监视系统可随时查阅,并能快速预警;通过远景摄像机和相关算法实现视频远程“巡河”,为河长们当起高效率的“电子助手”……

  信息化让水利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近年来,安徽省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建成了一批重大水利信息化工程项目,多项应用走在全国先进行列,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有效减轻防洪损失,更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能和保障。其中,“安徽山洪及洪涝灾害调查评价信息平台”“安徽省水资源取用水智能化监管平台”两个项目,被水利部列入智慧水利优秀应用案例和典型解决方案推荐目录,并参展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科技助战,洪水面前抢“先手”

防汛,是“智慧水利”大显身手的平台,一项项信息化手段的介入,让水利工作者在分秒必争的抗洪中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抢得了“先手”。

安徽省水利厅防汛人员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时查看遍布全省各地的5468座小型水库的雨水情,特别是可以实时监控病险水库运行状况,监测信息15分钟可到达水利部信息中心……

分散性强降雨的突然袭击,直接影响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可依托信息化手段,水库如今有了“防御利器”。自动测报系统就像水利工作者的“千里眼”,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预警等功能,有效提升了雨水情信息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今年汛期,省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保障水库安全、防御暴雨洪水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这一去年年底上线运行的自动测报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所有在册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监测全覆盖。在今年梅雨期及台风“烟花”等暴雨洪水防御过程中,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水库调度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有力保障了小型水库度汛安全。

2020年夏天,梅雨期之长、暴雨日之多、累计雨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梅雨强度之强,均为历史第一。然而,安徽省没有发生重大人员伤亡、重要堤防和基础设施没有损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没有受到影响,这离不开“智慧水利”提供的科技支撑。

一图掌握全省雨水情趋势、一键生成洪水预报成果、一屏总览河湖现场状况……去年洪灾期间,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平台日访问量最高达50万人次,共发起洪水预警近3万次,向各级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37万条,启动山洪预警广播和信息展播5万次。全省无一人因山洪灾害、行蓄洪区运用、水库泄洪死亡,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防洪减灾效益达2679亿元。

  数字赋能,智能应用广覆盖

从防汛抗洪,到水利工程管理调度,再到河湖长管理,这些年,在“数字+”的加持下,全省“智慧水利”应用不断拓展,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防汛预警平台将用智能语音技术。“当某地区出现强降雨,触发了系统预警条件,语音外呼系统将自动拨打相应区域责任人电话,确认预警信息,并进行多轮交互问答,可在短时间内高效收集防汛有关的重要第一手信息,再经过后台数据分析生成报告,为防汛决策提供依据。”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这套应用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智能核心技术的语音外呼系统已经完成了开发工作,即将进入测试阶段。

网络是信息化建设和链接的基础。这些年,安徽省水利网络化加快建设,建成了省市县三级水利专网,并推广水利智能化应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安徽水利专网已覆盖厅直单位、16个市及105个县(市、区)水利(水务)局,实现了延伸至乡镇的多级异地视频会商。水利专网与水利部、流域机构等互联互通,并建立卫星应急指挥系统,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庞大的水利工程怎么高效建设和精细管理?通过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巨大的工程都会转化为可视化的模型和数据。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安徽省采用BIM技术,以单元工程或分项工程为精细化管控对象,进行可视化、集成化、协同化建设管理,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可视化数据展现;在工程监测方面,运用地理信息、遥感、可视化等技术,多媒体手段直观表现河道地形地质、崩岸治理工程稳定性等综合信息,实现对河道监测分析、岸坡安全监测分析和崩岸预警。

值得称道的是,信息化还助力“自动巡河”。安徽省在河长制管理方面,采用视频云台控制算法,实现“远程视频巡河”,一台台远景摄像机犹如河道的“电子警察”,可自动生成巡河轨迹并填报巡河情况记录,对接上传至省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

  打造平台,系统思维建体系

除了这些应用外,安徽省还结合安徽实际,建设了一批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构建了智慧水利的体系。

在汛期,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暴雨洪水频发,预警和转移工作怎样才能“跑”在山洪前面?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信息平台,是安徽省针对本省实际构建的精准预警平台。

据介绍,平台围绕“掌握山洪影响范围与频次、知晓现状防御能力、确定预警指标体系”的核心需求,秉持“以人为中心、以户籍为单元、以村落为对象、以预警为目标”的解决思路,沿着“调查—评价—预警”的链路,构建了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及预警阈值分析技术路线,可全面掌握全省山洪影响范围、频次及影响程度,确定预警阈值体系。

智慧水利体系,需要一套完整而共享的大平台。安徽省开展水利信息化省级共享平台建设,按照“整合已建、集成在建、规范新建”的原则,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数据资源,建设统一的数据整合与交换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试点和可视化应用,建立全省水利“一张图”空间数据资源体系和网络安全体系。系统建成后,明确了数据责任主体,厘清了水利对象关系,实现数据精准共享,大大提升智慧水利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安徽省水利厅科技和信息化处处长赵会香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淠史杭数字灌区、小水库安全监测、防汛抗旱领域“三大系统”等重点在建项目建设。“十四五”时期,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为主线,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

安徽:智慧水利提供水利发展新动能

By | 瀚网软件-智慧水利数字水文 | No Comments

 

近年来,安徽省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健全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拓展信息资源,积极拓宽业务应用范围,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水平,水利信息化发挥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作用,为全省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动能和保障。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建成了一批重大水利信息化工程项目,多项应用走在全国先进行列,其中“安徽山洪及洪涝灾害调查评价信息平台”和“安徽省水资源取用水智能化监管平台”2个项目,被水利部评为智慧水利优秀应用案例和典型解决方案推荐目录。省数据资源管理局推荐安徽“智慧水利”参展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历年来,水利信息化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有效减轻防洪损失,特别是在2020年应对全省性大洪水时,全省水利部门及相关人员通过水旱灾害防御平台,一图掌握全省水雨情趋势,第一时间发布河湖警情,一键生成洪水预报成果、一屏总览河湖现场状况。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平台日访问量最高达50万人次,共发起洪水预警近3万次,向各级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37万条,启动山洪预警广播和信息展播5万次。全省无一人因山洪灾害、行蓄洪区运用、水库泄洪死亡,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防洪减灾效益达2679亿元。

水利数字化建设不断夯实

立足“补短板”,加大水利设施前端信息采集。全省共建成雨量自动监测站点8999处,水位监测站点6714处,地下水位和水质监测站点480处,墒情监测站点216处,地表水和地下水取用水测站3300余处,泵站监测站点711座。省级视频监控平台接入站点1382处,基本实现了对重要防洪工程和防汛现场的实时监视。特别是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实现100%全覆盖。

立足“强监管”,提升高科技手段采集能力。配置了20余台无人机用于抗洪抢险、旱灾防御、河湖监管等方面。积极与省委军民融合办对接,申请设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水利中心,进一步提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数据应用能力,推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在全省水利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立足“云平台”,强化数据整合和共享。建成全省统一的水利大数据中心和水利云计算平台,建立省级水利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资源池,汇集各类结构化数据1163多亿条,非结构化数据量65T,内容覆盖水利工程、灾害防御等36类涉水对象。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惠及省直、市县等20多个单位,避免重复建设和一数多源。

立足“一张图”,构建可视化水利基础数据。建成水利一张图,汇集全省901条河流、128个湖泊,2.1万公里堤防、5593座在册水库、4209座水闸等重要水利工程数据,建立多尺度(全境万分之一、最高千分之一)多分辨率(全境0.5米、最高0.1米)全省水利专题空间数据库,业务系统实现底图统一。有关业务处室在此底图基础上添加基层防汛预警、河湖划界、河长制等业务图层,水利“一张图”日益丰富、完善。

水利网络化建设不断提升

水利专网覆盖延伸至县级。建成省市县三级水利专网,实现厅直单位、16个市及105个县(市、区)水利(水务)局全覆盖,并与水利部、流域机构、省委省政府互联互通,水文系统纵向网与水利专网互联互通,省市之间水利数据传输带宽达50-100M,大大提高数据传输能力。建立卫星应急指挥系统,配备卫星移动指挥车、卫星地面站,为大别山5大水库配备卫星移动终端,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延伸至乡镇。通过水利专网建成覆盖16个市水利(水务)局和厅直单位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97个县视频会议系统延伸至乡镇,实现多级异地视频会商。省水文局和10个水文分局实现异地视频会商。

网络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形成以省水利厅机关为主,省水文局、芜湖云灾备中心为备份的“两地三中心”,保证了全省水利信息数据安全。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测评,推进商业密码应用建设,重点加强防汛、水资源和水信息网等3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工作。落实网络安全责任,筑牢水利网络安全屏障,在水利部、公安部、省委网信办等组织的历次攻防演练中经受了考验,得到通报表扬。

水利智能化应用不断深入

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采用BIM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成效。引江济淮工程BIM管理平台,主要为工程建设期参建各方基于BIM开展进度、质量、安全、资金、合同、设计成果等管理业务,有效集成各类业务数据,实现可视化的数据资源共享。以单元工程或分项工程为精细化管控的对象,进行可视化、集成化、协同化建设管理,推进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监测、质量评定、安全检查、远程视频监控等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可视化数据展现。

在水利工程监测方面,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崩岸监测。已建成的省长江崩岸监测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河道综合数据库、河道监测分析系统、岸坡安全监测分析系统,运用地理信息、遥感、可视化等技术,多媒体手段直观表现河道地形地质、崩岸治理工程稳定性等综合信息,实现对河道监测分析、岸坡安全监测分析和崩岸预警。

在水旱灾害防御方面,采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提升灾害防御效率。将语音识别(ASR)、语音合成(TTS)和自然语言处理(NLP)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应用于语音外呼系统,通过语音中继(SIP)实现与互联网、运营商网络互联,实现由机器基于预设话术对指定群体发起批量外呼功能。目前该系统开发工作已经完成,即将进入测试阶段,将应用于向防汛责任人外呼,当某区出现强降雨情况,触发预警条件,自动拨打相应区域责任人电话,进行预警信息确认,并进行多轮交互问答,可在短时间内高效收集防汛有关重要的第一手信息,再经过后台数据分析生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监管水平。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水资源取水预警模型,基于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关联、阈值分析等技术,将监测取水量与取水许可、取水计划、行业用水定额、用水总量、一户一档等数据进行关联匹配和综合分析,构建水资源大数据中心及动态预警模型,研究确立预警阈值,实现对超许可、超计划、超定额取用水以及取水许可证过期等智能预警,预警信息可短信自动发送至相关责任人,有效提升了监管水平。

在河长制管理方面,采用视频云台控制算法实现远程视频自动巡河。通过在监控河段布设一定数量的高清远景摄像机,并对摄像机进行编码,利用摄像机云台转动轨迹及焦距控制算法,控制上述摄像机依次转动运行来完成接力“巡河”,可自动生成巡河轨迹并可填报巡河情况记录,对接上传至省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

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保障水库安全。为解决小水库安全隐患突出问题,本着“需求牵引”,2019年,时任省长李国英亲自谋划推动,经省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实施全省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全覆盖项目建设,让“数字赋能”。至2020年底全省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并上线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所有在册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监测全覆盖,系统建成后在实时掌握水库水情、防汛预警、拦峰错峰调度、保障水库安全、分析研究河湖库流域抗洪指挥等方面作用突出。在2021年汛期防御暴雨洪水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系统共采集接收雨水情信息3243万条,发送预警6.5万条,有效提升了水库防汛信息时效性,为保障水库度汛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信息平台实现山洪灾害精准预警。针对安徽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暴雨洪水频发的实际,特别是皖南山区“2013.6.30”徽州区暴雨洪水之后,安徽率先开展山洪调查,围绕“掌握山洪影响范围与频次、知晓现状防御能力、确定预警指标体系”的核心需求,秉持“以人为中心,以户籍为单元,以村落为对象,以预警为目标”解决思路,沿着调查→评价→预警的链路,构建了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及预警阈值分析技术路线。全面掌握安徽山洪影响范围、频次及影响程度,确定预警阈值体系。

水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实现水资源智慧监管。依托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8年底基本建成安徽省水资源管理系统,构建了集非农取水、农业取水、重要水源地水质、地下水位、生态流量等在线监测以及取水许可、取水计划、电子证照、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考核等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体系。采用异构平台融合技术,将水资源管理平台与政务平台无缝连接,在全国率先实现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统一应用以及取水许可办理、取水计划审批等线上一站式自助服务。构建业务协同和动态预警模型,实现了全省水资源取用水的高效协同监管和用水总量、取水许可、取水计划等超限预警。创新运维模式,实现远程智能诊断。系统的全面应用,有力支撑了全省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大大提升了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十三五”期末安徽省水资源考核等级优秀,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水利信息化省级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围绕“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应用门户、一张水利图、一套安全体系”,开展安徽省水利信息化省级共享平台建设。按照“整合已建、集成在建、规范新建”的原则,开展调研,摸清家底,制定规范,统一标准,明确责任。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数据资源整合,建设统一的数据整合与交换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试点和可视化应用,搭建水利厅综合办公业务门户框架,建立省水利一张图空间数据资源体系和网络安全体系,为全厅提供统一的应用入口、数据服务、地图服务以及统一的认证平台。系统建成后实现一数一源、打通数据通道;明确数据责任主体,完善数据更新机制;搭建地图集市,突破地图建设瓶颈;整编数据资源编目,厘清水利对象关系;构建安全防护体系,实现数据精准共享;盘活数据资产,减少项目重复建设,大大提升智慧水利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李国英在2022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By | 瀚网软件-智慧水利数字水文 | No Comments
  在2022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 李国英
  (2022年1月6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21年水利工作,分析当前形势与任务,部署2022年水利重点工作。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水北调工程、黄河入海口视察,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就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保护、河湖治理保护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防汛救灾、水库除险加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进行安排部署,并赴河南防汛救灾一线考察指导工作。韩正副总理多次部署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胡春华副总理多次召开会议并赴现场考察南水北调、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工作。王勇国务委员多次赴一线检查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心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真抓实干、克难奋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有力步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全面深入开展“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去年2月下旬,水利部党组决定在水利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全面开展“政治对标、思路对标、任务对标,科学编制‘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体系”专项行动。各司局各单位全员参与,分层次、分阶段、分主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历时4个多月,反复对表对标、深入讨论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找准了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的方向、目标、举措,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路径、步骤,形成了以69项水利专业规划为主体的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等6条实施路径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全部出台,部分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全力以赴打赢抗击严重水旱灾害硬仗。2021年我国水旱灾害多发重发,一些流域雨情汛情旱情历史罕见。面对持续时间长、洪水量级大、防御战线广的严峻洪涝灾害形势,各级水利部门把防汛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全力投入大战大考。水利部及时研判全国雨情水情汛情工情,逐流域、逐工程研究应对举措,启动11次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及时派出122个工作组赴一线技术指导。加密雨水情监测,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发布洪水预报44.2万站次、水情预警1653次、山洪灾害预警信息12.19亿条、淤地坝风险预警4069坝次,洪水情报预报及应对措施建议直发一线。按照系统、统筹、科学、安全原则,以流域为单元科学精细调度水工程,流域、省、市、县四级共下达调度令2.3万道,嫩江尼尔基水库、漳河岳城水库关键时刻零下泄。成功抵御长江、黄河、漳卫河、嫩江、松花江、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12次编号洪水、57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有效应对黑龙江上游、卫河上游特大洪水以及松花江流域性较大洪水,有效应对超强台风“烟花”登陆北上形成的大范围长历时强降雨洪水,有效应对特大暴雨洪水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冲击,确保了工程安全、供水安全。特别是入秋以后,提前预置抢险力量、料物、设备,下足“绣花”功夫,“一个流量、一方库容、一厘米水位”地精细调度水库,战胜了黄河中下游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海河南系漳卫河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秋季洪水和汉江7次超过1万立方米每秒的秋季大洪水。汛期4347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拦洪运用、拦洪量1390亿立方米,11个国家蓄滞洪区投入分蓄洪运用、分蓄洪水13.28亿立方米,减淹城镇1494个次,减淹耕地253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525万人,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南方地区冬春连旱、西北地区夏旱和华南地区秋冬旱,有力有序有效实施抗旱措施,特别是面对珠江流域东江、韩江60年来最严重旱情,构筑当地、近地、远地供水保障三道防线,精细调度流域骨干水库,确保香港、澳门及珠江三角洲城乡供水安全。
  ——扎实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水利系统党史学习教育。部党组示范引领,带头深入学习,开展16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组成员带头讲党课,赴李大钊烈士陵园、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地接受教育,组织部属系统2810个基层党组织、4.5万余名党员开展研讨交流、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现场教育、辅导讲座、演讲比赛、调研实践、网络答题、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深入领悟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和“可量化、可办成、可考核”要求,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涉水问题,部党组直接组织和推动四批42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示范带动部属系统推出380项办实事项目,水利干部职工深入一线推动,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一批民生水利问题。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普遍受到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
  一年来,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眼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576亿元,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水利贡献。按照建设一批、开工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安排,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已批复67项,累计开工62项,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惠民面大、带动力强的优势充分显现。深入开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和重大专题论证,积极推进东线二期、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设计单元完工验收146个,占全部155个设计单元的94.2%。玉龙喀什、引汉济渭二期等6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获批,一批重大工程实现重要节点目标,内蒙古东台子、陕西东庄实现截流,安徽江巷、四川红鱼洞、贵州黄家湾、广东高陂、新疆大石门等水库下闸蓄水,甘肃引洮供水二期、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嫩江尼尔基水利枢纽、山东庄里水库、河南出山店水库等20项重大水利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推进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建设,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1万公里,实施重点山洪沟治理175条。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脱贫地区水利项目稳步推进,提升了4263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创历史新高,完成9.9万处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开展512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提升活动,强化质量终身责任,加大工程稽察核查力度,扎实开展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做好在建工程移民安置工作。
  二是全面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持续抓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开展三峡水库运行安全监管行动,三峡水库连续12年实现175米满蓄目标,全年为下游补水138天、补水总量220.8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年度调水97.28亿立方米,累计调水498.7亿立方米,东线各监测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中线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首次实现170米满蓄目标,小浪底、岳城水库拦蓄运用至建库以来最高水位。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2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295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556座。推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加快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健全工程信息档案,积极推广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
  三是持续加大水资源节约和管理力度。全面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建立节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研究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明确了“十四五”全国及分省的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推动万元GDP用水量指标纳入国家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公布《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新发布实施1966项国家和省级用水定额,计划用水覆盖水资源超载区99%的工业企业,开展8474个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从严叫停222个项目。建成第四批478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62所节水型高校、1914家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发布168家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15家灌区水效领跑者。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93项。征集发布192项成熟适用节水技术、工艺和装备。对黄河流域13个地表水超载地市、62个地下水超载县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审批。累计批复63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230条跨地市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118条跨省重点河湖、307条跨市河流生态流量目标,加强行政区界和生态流量监测,推进31条跨省江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完善国家、省、市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加强取水口监测计量,完成取水口核查登记580万个,实际监控用水量超过全国用水总量的50%。开展京津冀水资源专项执法行动,查办水资源违法案件824件。加快推进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工作,开展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启动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
  四是全面加强水生态保护治理。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建立长江、黄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完善流域管理机构与省级河长办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履职尽责、监督检查、总结评估、考核问责、正向激励等制度。清理整治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2.6万个。全面完成水利普查名录内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工作,首次明确120万公里河流、1955个湖泊的管控边界。持续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治理区地下水位总体回升,滹沱河、子牙河、子牙新河以及南拒马河、大清河等多年断流河道全线贯通,永定河实现26年以来首次全线通水,潮白河实现22年以来首次贯通入海。22个补水河湖有水河长同比增加约94公里,水面面积增加约57平方公里。补水河湖周边10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同比回升2.9米,地下水亏空得到有效回补。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到100%。印发实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流域重要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采砂管理规划。开展全国河道非法采砂整治、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和采砂船舶治理专项行动,拆解非法采砂船舶1559艘,整改长江干流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2441个,腾退长江岸线162公里,清理整治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非法矮围,恢复水域面积6.8万亩,核定黄河及重要支流岸线违法违规项目1643个并已整改销号1638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2万平方公里,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项目2.4万个。巩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果,累计退出小水电站3500多座,修复减水河段9万多公里,累计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870座。基本完成第一批55个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任务,治理农村河道3800多公里、湖塘1300多个,受益村庄3300多个,农村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开展向乌梁素海应急生态补水、望虞河引江济太调水,河湖生态环境稳定向好。新增国家水利风景区24家。
  五是着力提升水利行业发展能力。水利立法进程明显加快,长江保护法、地下水管理条例颁布施行,黄河保护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节约用水条例等提请国务院审议。强化水事案件的源头防控、动态巡查,查处水事违法案件2.1万余件。全面加强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出台水利相关管理办法24项。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水利重点工作。重大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重点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取得重要进展。建立健全太湖流域调度协调组工作制度。加强部管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创新行动,新选拔20名水利领军人才、10名水利青年科技英才、100名水利青年拔尖人才,打造10个水利人才创新团队、10个水利人才培养基地,1人入选工程院院士,2人入选全国勘察设计大师,1家单位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1人次入选其他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创近年最好成绩。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许可事项由37项合并为24项,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全面推广应用,配合做好水资源税、生态保护补偿改革,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培育用水权交易市场,中国水权交易所交易1443单,交易水量3.02亿立方米,单数、水量实现双增长。举办线上多双边交流活动30余场,“一带一路”建设、中欧、澜湄水资源合作稳步推进,4位中国专家当选重要涉水国际组织领导职务。启动42项水利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立项实施48项长江、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改革重组10家部级重点实验室,新筹建5家部级重点实验室。遴选104项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启动数字孪生流域及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推进北斗水利应用。有力有序做好综合政务、宣传教育、水文化建设、离退休干部、社团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中国黄河文化大典》编纂全面启动。
  六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按照“基本+”工作思路,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完善并落实整改周(月)调度机制、对账销号机制、工作专报机制,推动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将整改任务逐项细化分解成可操作、可落实、可评估的清单,加强督导落实,严格验收销号,确保整改到位。扎实开展部党组第九轮、第十轮巡视,稳步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对照“四强”党支部要求,广泛开展“水利先锋党支部”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选表彰19个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54个“水利先锋党支部”和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考核与监督,全面完成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工作,开展部属系统干部职工非职务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和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检查,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为基层减负常态化。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处分违纪司局级干部12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确定76家第九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推选出10名第三届“最美水利人”,积极宣传东深供水等先进典型,激发了全行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砥砺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所有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帮助、给予支持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形势与任务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水利部门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从高质量发展要求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都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水利发展的总体态势向好,但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面临瓶颈制约,河湖生态环境问题长期累积凸显,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情势动态演变,水旱灾害、病险水库等风险隐患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应对经济发展风险挑战、保障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对水利的要求更高,人民群众对水旱灾害防御的安全性及良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需求日益增长。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成为多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解的过程。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更加自觉地走好水安全有力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水环境有效治理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全力以赴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写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明确要求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础性问题,不能觉得水危机还很遥远,要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水利既面临着水旱灾害、工程失事等直接风险,也影响到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我国自然气候地理的本底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的基本特征,以及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尚不健全的现状,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中的风险隐患仍客观存在。对此,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查找得更深入一些,深入分析致险要素、承险要素、防险要素,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扎实做好防汛抗洪减灾、城乡供水保障、水生态保护等工作,牢牢守住水利安全底线。
  从极端天气变化风险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深刻影响,从安全角度积极应对,全面提高灾害防控水平,守护人民生命安全。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显著影响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确定性更为突出,局地突发强降雨、超强台风、区域性严重干旱等极端事件明显增多。2021年,郑州“7·20”暴雨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了我国大陆小时降雨量的历史极值;黄河中下游秋汛时间之长、洪量之大,历史罕见;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发生洪水,淹没面积达到300多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南方丰水地区的珠江流域降雨持续偏少,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遭遇60年来最严重旱情。在极端天气的超标准载荷下,水利工程隐患极易集中暴发,形成灾害链放大效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增多,我国水旱灾害多发重发的态势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对此,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决不能因为局部地区短系列的降水变化就盲目乐观认为水旱灾害将减轻。我们要主动适应和把握全球气候变化下水旱灾害的新特点新规律,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做好各方面充分准备,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事件风险。
  从防汛查漏补缺找出的问题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针对防汛救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迅速查漏补缺,补好灾害预警监测短板,补好防灾基础设施短板。水利部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对去年汛情和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复盘、深入检视,查找出一批突出薄弱环节和短板。在水库安全方面,病险水库数量多、除险加固任务重,部分水库泄洪能力不足、安全监测设施不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一些小型水库运行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洪库容调度运用淹没损失补偿机制和政策缺失,一些水库部分防洪库容运用受限,无法充分发挥调蓄功能。在河道及堤防方面,中小河流缺乏系统治理,人类活动缩窄或压缩河道空间,阻水建筑物、阻水片林、高杆作物等阻塞河道,影响行洪安全;一些河流行洪能力底数不清,河道安全下泄流量测算不足,难以支撑防洪精准调度;部分河流堤防未达到设计标准,一些河段堤防质量差、险工险段多,维修养护不到位。在蓄滞洪区方面,一些蓄滞洪区建设严重滞后,围堤普遍标准低、质量差、豁口多,穿堤建筑物年久失修、老化病险,围村堤、避水台、撤退路等安全设施严重不足;缺乏实时监测和进退洪设施,调度运用决策程序复杂,难以安全、精确、及时启运用;长江流域洲滩民垸众多,单退双退垸启用难。在“四预”措施方面,局地极端暴雨预报准确率不高,山洪灾害预警精度不够、发布渠道不畅、信息传递受阻、预警覆盖面不足;防洪调度预演能力不足、模拟验算功能不强,一些预案修订不及时、可操作性差,难以满足实践需要。在法规制度方面,水法规体系不完善,安全度汛制度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依然存在;流域区域统一调度机制不顺畅,多目标调度统筹协调难度大、水工程调度运用决策难;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设置不合理,预判不足、响应滞后、联动不够;水旱灾害防御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部分地区对监管发现问题重视不够、整改不力。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用导向,统筹体制机制法治、统筹规划工程技术、统筹目标任务责任、统筹近期中期长期,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切实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打好今后更加艰巨的水旱灾害防御硬仗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
  三、2022年重点工作
  今年水利工作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有效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门的天职,是必须牢牢扛起的政治责任。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底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坚持防住为王、“预”字当先、“实”字托底,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做好迎战更严重水旱灾害的准备。
  提高水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改进水文测报技术和手段,积极推进测雨雷达试点应用,实现超高时空分辨率短临暴雨预警。加强降雨预报、洪水预警与水利一张图基础数据叠加分析和深度融合,并将预警信息直达一线,直达工程管理单位,直达病险水库“三个责任人”。完成全国水库、堤防、水闸、国家蓄滞洪区基础数据整合集成,建设部省两级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平台。
  优化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机制。修订《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试行)》,科学设置应急响应条件,量化响应启动标准,健全完善联动响应机制。各流域、各地都要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或应急响应工作规程,关口前移,变“过去完成时”为“将来进行时”。强化应急响应执行,对不响应、响应打折扣的,严肃追责问责。
  强化水库安全管理。健全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建立覆盖所有水库的信息档案,全面、精准、动态掌握水库基本情况。严格水库运行监管,统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与安全度汛,加快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逐库修订完善调度方案、应急预案。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每一座水库都必须落实安全运行管理责任,都必须责任到机构、责任到岗、责任到人。
  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纳入河湖长制目标任务,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侵占河道、湖泊等行为,违法违规建筑物、阻水障碍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要在汛前基本完成,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汛前开展山洪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优化山洪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完善省级监测预报预警平台,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畅通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实现风险预警信息及时直达受影响区域人员。完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机制、动员机制,从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全面检视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强化工程调度运用管理。精准掌握重要江河骨干河道行洪能力,精准掌握蓄滞洪区分洪运用风险隐患,精准掌握控制性水库影响区居民分布、重要基础设施、防洪高水位下居民及生产设施情况,研究完善超征地移民线防洪库容调度运用补偿机制和政策,分级负责强化工程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完善水工程调度方案,牢牢掌握汛期工程调度决策主动权。
  全面开展汛前隐患排查。针对防汛薄弱环节,组织开展汛前全面检查,各地要对辖区内各类水库逐一进行检查,重点对“三个责任人”落实情况和水库大坝、溢洪道、放空设施等关键部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汛前不能整改完成的,要采取临时安全度汛措施。水利部将按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抓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健全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监管体系、责任体系、标准体系,水利部直管工程由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各地在建水利工程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汛前分级开展全覆盖闭环检查。抓好南水北调工程安全度汛,以渠道与河流交叉部位为重点,全面排查防范沿线安全风险。强化淤地坝安全度汛,管住增量,改造存量,加快实施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抓好灾损水利工程设施修复,倒排工期、压茬推进,主汛期前基本完成修复任务。强化水库、堤防等工程汛期巡查防守,险情抢早、抢小,及时处置,确保安全。
  提升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水平。统筹运用河道及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各类水工程,综合采取“拦、分、蓄、滞、排”等措施,充分发挥流域水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要充分发挥流域防总办公室作用,强化水工程联合调度,实现协同作战、集团作战,做到联调联控、共同发力,科学、精细调控洪水。
  (二)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确保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农村供水,事关亿万农民群众重大民生福祉。要加快提升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加快农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锚定2022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的目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及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减少小型分散供水人口数量。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优先利用大中型水库和引调水等骨干水源作为农村供水水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加快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配套完善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加强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检测监测,着力提升农村供水水质。
  健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农村供水管理“三个责任”,确保有名有实有效。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统一运行管理,以县为单元,整体提升工程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城乡供水区域统筹管理。强化数字赋能,以规模化供水工程为重点,加强智慧应用系统建设,构建农村供水信息化管理一张图。
  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去年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转办核查的问题线索中,79.6%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持续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监测排查,发挥乡镇、村组干部和管水员作用,实行农村饮水状况全覆盖排查,不漏一村一户;对脱贫地区和供水薄弱地区加大监测频次。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继续用好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等监督渠道,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动态清零。将农村供水问题及处置情况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评分依据,推动列入脱贫攻坚后评估分省问题清单。要做实做好县级和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应急供水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健全抢修队伍,加强应急演练,逐县逐处落实,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系统性、碰底线的饮水安全问题。
  推进乡村振兴水利工作。推动脱贫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力度,持续推进水利援疆、援藏工作,强化“一对一”监督检查,扎实抓好定点帮扶各项工作,打牢乡村振兴的水利基础。
  (三)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线。坚持建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救,从流域整体着眼把握洪水发生和演进规律,加快完善以河道及堤防、水库、蓄滞洪区为主要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提高河道泄洪及堤防防御能力。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及堤防达标建设和提质升级、黄河干流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淮河下游入海水道二期、海河河道治理、西江干流和辽河干流堤防达标建设、太湖环湖大堤后续、吴淞江及扩大杭嘉湖南排新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保持河道畅通和河势稳定,解决平原河网地区洪水出路不畅问题。以防洪任务重、存在安全隐患、遭洪水冲毁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河段为重点,加快实施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确保重点河段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实现治理一条、见效一条。
  增强洪水调蓄能力。以提高流域洪水整体调控能力为目标,加快珠江流域大藤峡,松辽流域阁山,长江流域牛岭、跳蹬、黄石盘、江家口,黄河流域东庄等控制性枢纽建设;推进黄河古贤,柳江洋溪等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开展黄河黑山峡、桃花峪水库,交溪上白石水利枢纽等前期论证。大力推进100余座大中型、3400余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蓄滞洪区功能。加快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蓄滞洪区布局优化调整和建设,重点推进启用几率大、分洪滞洪作用明显的蓄滞洪区建设。推动长江杜家台、华阳河、康山等蓄滞洪区建设,继续实施珠江流域潖江蓄滞洪区工程和安全建设,优化松花江流域胖头泡、月亮泡蓄滞洪区启用方式。加强洲滩民垸分类管理,推进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做好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和滩区居民迁建工作。加快进退洪闸建设,确保蓄滞洪区“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四)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谋划“纲”“目”“结”工程布局,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增强我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
  加快国家水网建设。编制完成《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科学有序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西线工程前期论证。加快推进滇中引水、引汉济渭、引江济淮、内蒙古引绰济辽、福建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广东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引调水工程,以及内蒙古东台子、福建白濑、海南天角潭、贵州凤山、西藏湘河、新疆库尔干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河北雄安干渠引水、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湖北姚家平、河南张湾、重庆福寿岩、四川三坝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完善国家骨干供水基础设施网络。
  推进省级水网建设。各地要切实谋划和实施好本地区水网建设任务,做好与国家水网建设布局和重点任务的有效衔接,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重点推进省内骨干水系通道和调配枢纽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区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水安全保障工作。
  打通国家水网“最后一公里”。依托国家骨干网及省级水网的调控作用,优化市县河湖水系布局。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完善灌溉水源工程、渠系工程和计量监测设施,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打造一批现代化数字灌区。推动在东北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等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利基础。
  (五)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共生。
  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全面排查确定断流河流、萎缩干涸湖泊修复名录,制定“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从各地的母亲河做起,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让河流流动起来,把湖泊恢复起来。推进京津冀地区河湖复苏,恢复白洋淀,恢复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滹沱河等,统筹上下游用水,实现水流贯通。实施大运河、西辽河水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北运河、南运河具备条件的河段通水,逐步复苏西辽河生态环境。推动实施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巩固黄河、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修复治理成果。
  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全面确定全国重点河湖名录明确的477条河湖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有序开展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复核,研究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标准。将河湖生态流量目标纳入江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方案及年度调度计划,作为流域水量分配、水资源统一调度、取用水总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加强生态流量日常监管,严格跨省江河流域省界断面、重要控制断面和生态流量控制断面下泄流量水量考核和监督检查。推进小水电分类整改,逐站落实生态流量,实施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工程,持续开展绿色小水电示范创建。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深入落实国家“江河战略”,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利工作。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将清理整治重点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全面完成各行政区域内河湖划界工作,划定落实河湖管理范围。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确保重要江河湖泊规划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比例总体达到50%以上。开展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清理整治破坏水域岸线的违法违规问题。严格依法依规审批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严禁未批先建、越权审批、批建不符。因地制宜实施河湖空间带修复,加快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生态廊道建设。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为重点,完善部际协作机制,开展全国河道非法采砂综合整治。
  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贯彻地下水管理条例,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启动地下水回补、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等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加快推进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推进禁采区、限采区划定,强化分区管控。完善地下水监测站网,加快确定地下水管控指标,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双控管理,完善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机制。统筹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晋鲁豫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落实地下水压采和河湖生态补水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确定的近期目标任务,全面总结评估任务落实情况和治理成效,编制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实施好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西辽河流域、黄淮地区、鄂尔多斯台地、汾渭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麓与吐哈盆地、北部湾地区等10个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
  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全面完成年度6.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实施淤地坝、拦沙工程和沙棘生态建设工程,加大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打造一批生态清洁小流域。优化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实施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依法严格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整体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决策、管理水平。落实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政策。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
  (六)加快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对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
  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水利业务“四预”功能基本技术要求》和成果共建共享制度办法,以流域为单元,编制七大江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方案。三峡、南水北调、小浪底、丹江口、岳城、尼尔基、万家寨、大藤峡等工程管理单位要编制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方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流域管理机构、工程管理单位、地方水利部门先行实施建设。
  构建数字化场景。优化完善监测站网布局,建立与防汛调度和国家水网相匹配的水文站网,重点提高洪水来源区、水资源来源区、行政管理边界、重要防御对象、重要用水对象等重要节点覆盖率,加大天、空、地遥感技术应用力度,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在完善全国水利一张图的基础上,抓紧细化流域水利专题图、定制水利工程实体场景,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底板。建立健全物理流域及水利工程等基础数据更新机制,实时更新重要站点监测信息、发生洪水的河道遥感信息、参与调度运用的工程安全监控信息,及时更新流域下垫面、重要水文站大断面、重点河段河道地形、模型参数等信息,及时定期更新影响区经济社会信息。
  开展智慧化模拟。深入研究流域自然规律,融合流域多源信息,升级改造流域产汇流、土壤侵蚀、水沙输移、水资源调配、工程调度等水利专业模型,研发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性水利专业模型,实现变化流场下数字孪生流域多维度、多时空尺度的高保真模拟。聚焦水利工程体系科学精细调度,推进预报调度一体化智能化、实体工程与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同步交互调度。构建水利业务遥感和视频人工智能识别模型,不断提高河湖“四乱”问题、水利工程运行和安全监测、应急突发水事件等自动识别准确率。
  构建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坚持大系统设计、分系统建设、模块化链接,全面构建“2+N”应用体系。加快推进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等流域防洪应用系统建设,以流域为单元,构建下垫面动态变化的数字流场,结合防洪工程数字孪生成果,升级流域防洪预报、预警功能,增强预演功能,支撑科学制定预案。建设水资源管理调配应用系统,整合水资源总量、水权分配、取用水量、省界断面监测以及经济社会等数据,完善数字孪生平台中红线预警等模型和功能,支撑水资源监管、调配决策预演等业务。结合各级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同步抓好其他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七)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坚持节水优先,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把节水作为根本出路,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能力和水平。
  健全初始水权分配和交易制度。加快推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用水总量强度双控,建立健全省级行政区双控指标体系,各地要进一步分解明确到地市。新批复10条以上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加快明确各地区可用水量,明晰初始水权,制定出台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统一的水权交易系统,推进区域水权、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等用水权交易。鼓励通过用水权回购、收储等方式促进用水权交易。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探索实行用水权有偿取得。
  严格水资源保护监管措施。深入推进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完成整改提升工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回头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推进水资源超载地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全面推行取用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规范取用水行为及管理秩序。制订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推动相关行业规划、重大产业和项目布局、各类开发区和新区规划开展水资源论证。推进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和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强化取水口取水监测计量,加快实现非农业取水口和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计量全覆盖,5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全部实现在线计量。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按照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完善水资源管理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机制。
  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发挥节约用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深入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动北方50%以上、南方30%以上县(区)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全面强化计划用水管理,黄河流域和京津冀地区实现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大力推动农业节水,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推动水利行业全面建成节水型单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开展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制定出台节水评价技术导则,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强化节水宣传教育,向全社会宣传推介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增强全民节约用水意识。
  打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严把黄河流域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关。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督促不符合节水标准的已建项目加快节水改造。严控高耗水项目建设,建立高耗水工业项目台账,推动火电、钢铁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设。开展黄河流域高校节水专项行动,推进节水目标责任考核,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
  (八)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不断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用导向,深入推进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善用体制机制法治,不断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
  强化流域统一治理管理。突出流域治水单元,坚持流域系统观念,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以流域综合规划为龙头,健全流域规划体系,建立流域规划实施责任制,完善监测、统计、评估、考核制度,强化流域规划法定地位和指导约束作用。七大流域管理机构牵头,建立流域工程项目库,统筹工程布局和项目实施。统筹防洪调度、水资源调度、生态调度,建立流域水工程多目标调度体系,充分发挥流域防总办公室的平台作用。建立流域层面河湖长制工作协作机制,加强流域综合执法,强化流域河湖、水资源管理。深化流域管理机构改革,推动“三定”规定报批,理顺流域管理事权,明确权责事项。流域管理机构要尽职履责,切实当好江河湖泊“代言人”。
  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出台强化河湖长制指导意见,明确各部门河湖治理任务,形成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在七大流域全面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完善流域管理机构与省级河长办协作机制,明确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管理责任,变“分段治”为“全域治”。全面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河长制体系。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加强对河湖长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正向激励和考核问责,推动河湖长考核评价与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挂钩。完善基层河湖巡查管护体系,鼓励各地设立巡(护)河员等公益岗位,解决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
  健全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护机制。完善水利建设法规技术标准,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行动,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改进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制度,深化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确保水利建设质量安全。严格落实水利工程注册登记和安全评价制度,强化工程检查监测和维修养护,突出病险工程安全管理,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划界工作。完善水利工程安全保障制度,建立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全链条管控机制。建立常态化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经费、人员和措施,推广市场化、专业化管护模式。完善农村供水保障监管机制,探索建立小型水库“巡库员”机制。着眼“大时空、大系统、大担当、大安全”,强化三峡工程自身安全以及防洪、供水、生态等功能安全管理。强化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强化安全调度管理,加大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调水力度,更好地满足华北部分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对口支援工作。
  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落实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健全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扩大中央水利投资规模,用好水利中长期贷款等金融信贷资金,推进水利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动修订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建立水网区域综合定价机制。推动全面推开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研究推动建立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完善水利法治体系。加快推进水法、防洪法等基础性法律修订工作,推动黄河保护法、节约用水条例等尽早出台,抓好长江保护法、地下水管理条例等配套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水利重点领域规章制度。支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省份在水资源节约利用、河湖管理、防洪调度、生态水量管控等方面立法协同。实施水行政执法效能提升行动,完善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开展重点领域、敏感水域常态化排查整治,实施地下水管理、汛前“防汛保安”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重大水事违法行为。严格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加强“以案释法”,推深做实水利普法,提升水利系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涉水领域公益诉讼制度,发挥公益诉讼保障监督作用。
  (九)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夯实水利高质量发展基础。立足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需要,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着力提升行业发展综合能力。
  抓好水利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强化政治素质把关,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实践锻炼,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整体效能,确保水利事业后继有人。加快人才创新团队、培养基地建设,加快培养水利领军人才、科技英才、重点领域人才、复合型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推广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领导干部水利专业化能力培训。全链条做好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保障工作,让水利事业激励水利人才,让水利人才成就水利事业。
  强化水利科技基础支撑。抓实水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智慧水利、国家水网建设、水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筹建、新建一批部级重点实验室。加强科技攻关,加大泥沙、地下水、土壤侵蚀等领域基础研究力度,实施水利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流域水治理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努力取得一批突破性进展。加快生态流量、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智慧水利等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推进水利技术标准国际化。优化水利科技投入机制、研发机制、应用机制、激励机制,形成贯通产学研用的水利科技创新链条,推广应用100项左右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
  推动水利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水利多双边合作,积极参与第九届世界水论坛等重要多边水事活动,持续深化澜湄水资源合作。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进跨界河流涉外合作和管理工作,巩固强化跨界河流水文报汛及重大水情灾情信息共享合作。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水利“放管服”改革,公布水利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水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在流域管理机构推行行政许可一次申报、一本报告、一次审查、一件批文“四个一”改革。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完善水利部“互联网+监管”系统。完善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开展移动端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推进基层水利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扎实做好政务督办、信访、保密、档案、离退休干部、财务审计、后勤保障等工作,高质量完成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筹做好新闻宣传、水情教育、水文化建设。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水利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保障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水利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扎实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推动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向基层单位延伸,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持续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巩固深化整改成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抓实组织建设。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巩固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做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第二届“水利先锋党支部”评选表彰,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党建督查并针对问题抓好整改、强基固本。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抓好“关键少数”,做实做好“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紧盯要害部门、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纠治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内部巡视巡察,加快构建上下联动、贯通融合的巡视巡察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巡视巡察监督质量。
  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对党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三严三实”,崇尚实干、力戒空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要抓细抓实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工作,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意气风发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同志们,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使命如磐、重任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By | 瀚网软件-智慧水利数字水文 | No Comments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21〕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21年12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信息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建设和应用加速推进。宽带用户普及率明显提高,光纤用户占比超过9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08%,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4.6亿。

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农业数字化全面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更多企业迈上“云端”。

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在线学习、远程会议、网络购物、视频直播等生产生活新方式加速推广,互联网平台日益壮大。

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一体化政务服务和监管效能大幅度提升,“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服务管理新模式广泛普及,数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线政务服务水平跃居全球领先行列。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在全球赢得广泛共识,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明显成效,“丝路电商”合作成果丰硕,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加速出海,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甚至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价值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二)面临形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是数字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纷纷出台战略规划,采取各种举措打造竞争新优势,重塑数字时代的国际新格局。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的价值,为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规范健康可持续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水平,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各领域广泛深入渗透,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形成以技术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领域应用带动技术进步的发展格局。

坚持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坚持以数字化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广阔市场空间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据流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高效贯通,推动数据技术产品、应用范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协同创新。

坚持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突出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健全完善协同监管规则制度,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政策法规体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坚持系统推进、协同高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经济社会各主体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机制。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系统谋划、务实推进,更好发挥政府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成,利用数据资源推动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成效显现,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有序开展,探索建立与数据要素价值和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农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普及,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拓展显著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推进绿色发展。

——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大幅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在部分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广泛普及,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基础设施广泛融入生产生活,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数字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电子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字鸿沟加速弥合。

——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体系基本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基本健全。政府数字化监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数字经济安全体系进一步增强。

展望2035年,数字经济将迈向繁荣成熟期,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三、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

(一)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高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的覆盖水平,增强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二)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按照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原则,持续推进绿色数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持续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推动智能计算中心有序发展,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面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语言智能等重点新兴领域,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

(三)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支撑“智能+”发展的行业赋能能力。推动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建设可靠、灵活、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加快推进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物流、环保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和建筑智能化水平。构建先进普惠、智能协作的生活服务数字化融合设施。在基础设施智能升级过程中,充分满足老年人等群体的特殊需求,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

(一)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聚焦数据的标注、清洗、脱敏、脱密、聚合、分析等环节,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推动数据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和数据质量,探索面向业务应用的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加快推动各领域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和协议壁垒,努力实现互通互操作,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推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强化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深化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有序共享。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统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基础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提升公共数据开放水平,释放数据红利。

(二)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鼓励市场主体探索数据资产定价机制,推动形成数据资产目录,逐步完善数据定价体系。规范数据交易管理,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提升数据交易效率。严厉打击数据黑市交易,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适应不同类型数据特点,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数据开发利用机制。鼓励市场力量挖掘商业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大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数据服务,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满足各领域数据需求。鼓励重点行业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模式,在确保数据安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调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参与数据价值开发。对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允许加工利用的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通过数据开放、特许开发、授权应用等方式,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进行增值开发利用。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数据融合及产业生态培育,提升城市数据运营和开发利用水平。

五、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一)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强化数字化思维,提升员工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全面系统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全面整合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强化全流程数据贯通,加快全价值链业务协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能力,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从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的环节入手,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等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降低技术和资金壁垒,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动装备数字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商务,全面加快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优化管理体系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业的品质与效益。促进数字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度应用,引领咨询服务和工程建设模式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应用,促进能源生产、运输、消费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应用。推动产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等融通发展模式,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平台企业与产业园区联合运营模式,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围绕共性转型需求,推动共享制造平台在产业集群落地和规模化发展。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各类产业集群跨区域、跨平台协同新机制,促进创新要素整合共享,构建创新协同、错位互补、供需联动的区域数字化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能力。

(四)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建立市场化服务与公共服务双轮驱动,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多要素支撑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解决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面向重点行业和企业转型需求,培育推广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聚焦转型咨询、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等方向,培育一批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提升数字化转型服务市场规模和活力。支持高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加强协同,建设综合测试验证环境,加强产业共性解决方案供给。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衔接集聚各类资源条件,提供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打造区域产业数字化创新综合体,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六、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一)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企业跨界创新,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创新联合体等新型创新主体,打造多元化参与、网络化协同、市场化运作的创新生态体系。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开源项目发展,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创新模式开放化演进。

(二)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加快平台化、定制化、轻量化服务模式创新,打造新兴数字产业新优势。协同推进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快集成适配和迭代优化,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三)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整合共享,扩大协同办公、互联网医疗等在线服务覆盖面。深化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拓展创新、生产、供应链等资源共享新空间。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经济,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完善多元价值传递和贡献分配体系,有序引导多样化社交、短视频、知识分享等新型就业创业平台发展。

(四)营造繁荣有序的产业创新生态。发挥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鼓励开源社区、开发者平台等新型协作平台发展,培育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开发者开放协作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带动创新型企业快速壮大。以园区、行业、区域为整体推进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技术研发、标准制修订、测试评估、应用培训、创业孵化等优势资源汇聚,提升产业创新服务支撑水平。

七、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

(一)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数字身份统一认证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向基层深度拓展,提升服务便利化、共享化水平。开展政务数据与业务、服务深度融合创新,增强基于大数据的事项办理需求预测能力,打造主动式、多层次创新服务场景。聚焦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实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

(二)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加快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复用。充分运用新型数字技术,强化就业、养老、儿童福利、托育、家政等民生领域供需对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智慧广电网络,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升级改造。深入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加强面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的远程服务,拓展教育、医疗、社保、对口帮扶等服务内容,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提升面向特殊群体的数字化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社会服务和数字平台深度融合,探索多领域跨界合作,推动医养结合、文教结合、体医结合、文旅融合。

(三)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协同优化城乡公共服务。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构建城乡常住人口动态统计发布机制,利用数字化手段助力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四)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鼓励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智能系统,打造智能楼宇、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智能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促进家居产品与家居环境智能互动,丰富“一键控制”、“一声响应”的数字家庭生活应用。加强超高清电视普及应用,发展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云游戏等新业态。创新发展“云生活”服务,深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8K高清视频等技术的融合,拓展社交、购物、娱乐、展览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鼓励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服务生活圈,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提升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支持实体消费场所建设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推广智慧导览、智能导流、虚实交互体验、非接触式服务等应用,提升场景消费体验。培育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打造数字产品服务展示交流和技能培训中心,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

八、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一)强化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发展和监管两手抓。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协同治理模式。明晰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监管,明确监管范围和统一规则,加强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分类清理规范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等事项,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鼓励和督促企业诚信经营,强化以信用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市场监管,建立完善信用档案,推进政企联动、行业联动的信用共享共治。加强征信建设,提升征信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完善协同会商机制,有效打击数字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分工协作,推动监管数据采集和共享利用,提升监管的开放、透明、法治水平。探索开展跨场景跨业务跨部门联合监管试点,创新基于新技术手段的监管模式,建立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

(二)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强化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有效发挥对规范市场、鼓励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支撑作用。建立完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统计监测和决策分析体系,提升数字经济治理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推进完善风险应急响应处置流程和机制,强化重大问题研判和风险预警,提升系统性风险防范水平。探索建立适应平台经济特点的监管机制,推动线上线下监管有效衔接,强化对平台经营者及其行为的监管。

(三)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建立完善政府、平台、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多元参与、有效协同的数字经济治理新格局,形成治理合力,鼓励良性竞争,维护公平有效市场。加快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进一步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推进行业服务标准建设和行业自律,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培育多元治理、协调发展新生态。鼓励建立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和渠道,制定并公示争议解决规则。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数字经济治理,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畅通多元主体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九、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

(一)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强化落实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要求,确保重要系统和设施安全有序运行。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跨领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事件预警通报机制,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威胁发现、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和攻击溯源能力。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电信、金融、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重要行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支持开展常态化安全风险评估,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支持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推广使用安全可靠的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强化针对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研究管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体系,促进拟态防御、数据加密等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支持发展社会化网络安全服务。

(二)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研究完善行业数据安全管理政策。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研究推进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销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使用者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依法依规加强政务数据安全保护,做好政务数据开放和社会化利用的安全管理。依法依规做好网络安全审查、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等,有效防范国家安全风险。健全完善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推动提升重要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水平,增强重点行业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规范身份信息、隐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传输和使用,加强对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安全监管能力。

(三)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强化数字经济安全风险综合研判,防范各类风险叠加可能引发的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原创性、引领性创新领域,避免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盲目跟风炒作等,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业态和模式创新。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加强动态监测,规范数字金融有序创新,严防衍生业务风险。推动关键产品多元化供给,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引导企业在法律合规、数据管理、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完善自律机制,防范数字技术应用风险。健全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灵活就业的工伤保险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探索建立新业态企业劳动保障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制度。着力推动数字经济普惠共享发展,健全完善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各类特殊群体的网络保护机制。

十、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一)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以数字化驱动贸易主体转型和贸易方式变革,营造贸易数字化良好环境。完善数字贸易促进政策,加强制度供给和法律保障。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探索放宽数字经济新业态准入,引进全球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运营总部、研发设计中心、采购物流中心、结算中心,积极引进优质外资企业和创业团队,加强国际创新资源“引进来”。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针对跨境寄递物流、跨境支付和供应链管理等典型场景,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国际化数据信息专用通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鼓励各业务环节探索创新,培育壮大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海外仓领军企业和优秀产业园区,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

(二)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加强统筹谋划,高质量推动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合作、中国—中东欧数字经济合作。围绕多双边经贸合作协定,构建贸易投资开放新格局,拓展与东盟、欧盟的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与非盟和非洲国家研究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统筹开展境外数字基础设施合作,结合当地需求和条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跨境光缆建设合作,保障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服务网络和应用支撑平台,为广泛开展数字经济合作提供基础保障。推动数据存储、智能计算等新兴服务能力全球化发展。加大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模式创新,支持我国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三)积极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倡导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积极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加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经济相关标准和治理规则。依托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开展数字经济标准国际协调和数字经济治理合作。积极借鉴国际规则和经验,围绕数据跨境流动、市场准入、反垄断、数字人民币、数据隐私保护等重大问题探索建立治理规则。深化政府间数字经济政策交流对话,建立多边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拓展前沿领域合作。构建商事协调、法律顾问、知识产权等专业化中介服务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防范各类涉外经贸法律风险,为出海企业保驾护航。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建立数字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加强形势研判,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务实推进规划的贯彻实施。各地方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健全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的解读与宣传,深化数字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完善统计测度和评价体系。各部门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加强跨部门协调沟通,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数字经济薄弱环节的投入,突破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建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引导,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

(三)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扩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鼓励公共数字资源更大范围向社会开放。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加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数字技术技能类人才培养,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实施数字技能提升专项培训计划,提高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切实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面临的困难。提高公民网络文明素养,强化数字社会道德规范。鼓励将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范围,积极探索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及激励政策。

(四)实施试点示范。统筹推动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完善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机制,构建引领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高地。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改革举措,采取有效方式和管用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性成果。支持各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综合采取产业、财政、科研、人才等政策手段,不断完善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鼓励跨区域交流合作,适时总结推广各类示范区经验,加强标杆示范引领,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监测评估。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抓紧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并推动落地。要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和成效分析,抓好重大任务推进实施,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指导,适时组织开展评估,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省水利厅传达贯彻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By | 瀚网软件-智慧水利数字水文 | No Comments

近日,水利部召开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积极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省水利厅在分会场参会,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会后,省水利厅及时就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作出部署安排。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春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对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履行水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意义,加快我省数字孪生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结合智慧水利建设,结合现有信息化资源,谋划构建数字孪生规划体系。要推进数字孪生流域项目建设,开展数字孪生试点建设,加快建设淠史杭“数字灌区”、防汛抗旱“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力争早日见成效。要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建好用好省水利厅综合应用门户,推进谋划、在建项目同步对接平台,提升信息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为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水库除险加固

By | 瀚网软件-智慧水利数字水文 | No Comments

 

实施方案的批复

国函〔2021〕139号

水利部:

你部《关于报请审定〈“十四五”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送审稿)〉的请示》(水运管〔2021〕364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十四五”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方案》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消除大坝安全隐患,加强监测预警设施建设,以县域为单元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切实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对本辖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负总责,将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纳入“十四五”有关规划和工作计划以及河湖长制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实化政策措施,保障地方资金投入,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方案》实施的指导,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水利部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完善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确保“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2021年12月31日

Powered by themekiller.com